【文/ 黃郁軒】
培養孩子的「興趣」,應該讓是許多父母著急的課題。當我們急迫地想著,哪些才藝或技能很有用,「應該」會對孩子未來幫助很大,因此讓孩子上很多才藝班、參加很多額外的課程,但往往錢跟時間都花了,怎麼還遲遲不見培養出什麼興趣來?或者反而是小孩子嘟囊著不想上課,還讓家長生氣覺得不懂父母用心良苦?
等等,讓我們先來聊聊「興趣」怎麼來的。
興趣怎麼來的?
回想自己的經驗,撇除為了考試、工作等實用價值,你曾經「主動」想要學習一件事情,除了每人或多或少天生對某些事物的偏好外,是不是幾乎都是出於「有趣」,才開始變成「興趣」,譬如覺得打球很好玩,從玩票性質的打到開始想訓練球技;從單純喜歡聽音樂,到開始想練習樂器、組樂團。步入社會以後,也有更多人提倡要結合職業跟興趣,才更能樂在工作。
「有趣」真的太重要了,唯有讓孩子覺得「好玩」、「有趣」,才會開啟內在的動機,進而積極主動,這就是一個培養興趣產生的過程。
不同的學習方式,造就不同的結果
教育Education 這個詞,由拉丁文名詞「Educare」而來,與「培養」與「引導」有關。
「灌輸知識」或「訓練技藝」型的教學,相對「引發興趣」型的教學,這兩者不僅天差地遠,還會造成戲劇化的不同後果。
舉科學為例。「灌輸知識」型的教學,就是把認為學生符合該階段「應該要懂」的知識整理出來,再想方設法讓學生記得住、考試寫得對,譬如各種化學公式、物理原則。至於學生覺得有不有趣、喜不喜歡,並非第一要務。
「引發興趣」型的教學,是藉由各種方式的引導,無論是案例、實作、故事,使學生能意識到科學的價值、與生活產生的連結,再把知識融入其中學習,還有最最重要的,讓學生意識到科學的「有趣」。
前者可能短期上反而比較快看得出成效,像是才藝成果發表、檢定考試,很能讓父母「有感」,可是犧牲掉的,卻是小孩子在考試、課程結束,或沒有人逼迫練習後,終生抹煞對此領域學習的興趣。這種方式好比填鴨,把學生當成一個罐子,使勁地往裡面塞滿東西,直到塞滿為止,罐子滿了,發展也停止了,更遑論培養出什麼興趣來。
而後者,即使課程或活動結束,孩子反而會因為內在動機,主動去尋找更多該領域的知識或課程,或自主練習,而這種渴望學習的心,就會帶領他發現興趣的所在。
你還在當短視近利的父母嗎?
以閱讀為例,部分父母重視孩子的閱讀能力,但過於功利主義,讓「學習成果」凌駕於「閱讀興趣」之上,這其實是一種短視近利的作法,因為在揠苗助長下的「成果」,最終只會隨著時間消散而非持續累積。
我們鼓勵孩子「讀繪本」的目的,不是為了要懂這個學那個,而是為了從閱讀中得到「快樂」,並非學習不重要,而是當孩子愛上閱讀以後,透過多元的閱讀,啟發孩子各領域的學習興趣,進而又得到更多知識與能力,最終形成一個正循環,但千萬不要將這個過程跟結果本末倒置了。
我們再回頭去檢視第一段所討論的各種課程,重新問一次,家長們,你期待這些課程帶給你的孩子什麼成果呢?是滿足家長的個人期待?還是啟發孩子的個人興趣呢?